深耕才能细作 笃行方能致远
——2024年度黄石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立项课题培训讲座简报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下,为全面提升黄石市课题整体研究水平,确保课题研究做细做实,10 月 29 日,黄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在我校成功举办了立项课题培训讲座。此次活动犹如一盏明灯,为我市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指引方向,意义重大。
活动伊始,黄石六中教学副校长陈志宝热情地接待了参会教师并发表了诚挚的致辞。陈校长首先表达了对黄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的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活动在我校举办,不仅是对我校教育工作的极大肯定,更是对我校未来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道路上探索与实践的鼓舞与期待。陈校长代表黄石六中全体师生,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他强调,六中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同时,陈校长恳请大家对六中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数字化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他深情地说道:“漫漫研究路,绵绵手足情。”希望大家把这次课题培训内容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常沟通、勤交流,让共同进步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延伸。
随后,黄石市教科院研训中心主任李营带来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的精彩讲座。李主任深入剖析了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一,理论支撑不强。许多课题缺乏自己的理论内核,没有经过提炼的理性阐述,实践成果也不能有力地佐证课题核心观点,整体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性。其二,系统梳理不够。在课题研究中,往往只见树木难见森林,缺乏对问题的全面把握和系统分析。其三,成果表现不足。形式较为单一,量化研究缺乏,难以充分展示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其四,成果运用不广泛。课题研究的成果未能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李主任提出,好的课题应该思路清晰。要善于把“好的经验”变成“课题成果”,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形成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成果。同时,要构建复合式的组织结构,实现自下而上的整合共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方面的力量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做到循环往复、研训结合。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改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最后,要注意成果的提炼与推广,以评价促进反思与改进,让课题研究的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
接着,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研究部主任姜新华带来了题为《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的讲座。姜主任详细讲解了如何提炼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背景与意义、预期成果等内容。他强调,在课题研究中,逻辑清晰、表述准确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课题研究,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和清晰的研究思路,能够准确地表达研究的目的、方法和预期成果。姜主任通过对 2024 年黄石申报的省级课题及浙江省立项课题为案例,深入剖析了课题研究的六大误区。一是选题不新,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二是融合不深,未能充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是数据不详,缺乏详实的数据支撑;四是推理无力,论证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五是效果不实,夸大课题研究的效果;六是文本不精,课题申报文本存在语法错误、表述不清等问题。姜主任的分析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让大家在课题研究中能够避免这些误区,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本次培训会得到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自己对课题申报的流程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申报信心,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撰写技巧。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素养,也为我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在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黄石市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撰文:姜婧
编辑:章雪倩
审核、终审:陈志宝